去年9月,中国一款自主研发的双抗药物,从疗效上打败了全球药王“K药”,让华尔街市场沸腾,拿下这款药物授权的美国公司,美股股价一周内暴涨1.6倍。 反观中国企业自身,其港股股价涨幅却不及三分之一,两地市场估值反差之大,一度成为市场焦点。那么,华尔街市场投资人最看重的是什么? 今年1月24日(北京时间),已在港股市场上市的亚盛医药(06855.HK,AAPG.O)挂牌纳斯达克,成为2025年美股市场第一家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 这些年,中国生物药企雨后春笋般成立,但奔赴美股市场上市的企业还是寥寥无几,在亚盛医药之前,仅有三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中美两地上市。 “欧美投资人更关注我们的临床研究数据、临床研发项目差异化竞争、公司长期计划等,而国内投资人则很关注企业BD(对外授权)进展。”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及这次上市的感受。 杨大俊表示,美国投资人主要关注两条,第一,公司的专利是不是全球授权专利?第二,公司有多少是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通过的临床试验?“如果没有专利,海外的投资人根本就不会投。” 2009年,亚盛医药正式成立。2021年11月,公司迎来了首款药物耐立克获批上市,打破了中国携T315I突变耐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无药可医的困境,填补了临床治疗空白。这款药物成为中国首个获批、全球第二个获批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 亚盛医药手中另外一款明星药物,即Bcl-2抑制剂APG-2575也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了。Bcl-2靶点的药物开发难度极高,如这款药物顺利上市的话,有望成为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 今年春节以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是否迎来“DeepSeek时刻”,在海外市场引来一些讨论,这背后的逻辑是,中国生物药物开发相对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据美国投行Stifel的数据,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的授权交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两年前这个数字为12%。 但是,中国原创药物直接通过海外上市的方式卖到全球市场,可以享受全球市场带来可观回报的,屈指可数。2024年全球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的12款药品,还未有中国创新药影子。 一款药物要在海外上市,需要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而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的成本远高于国内,这成为很多药企出海的“拦路虎”。 正因为如此,中国一些生物药企选择对外授权这种方式,借船出海。2024年6月,亚盛医药也与武田制药合作,将耐立克的海外市场开发及商业化权利许可给后者。这笔交易总额达到13亿美元,彼时是国产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金额最高的。 杨大俊说,公司从成立之初,定位就是要瞄准全球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发出有真正创新的药物,如同类首个(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佳(Best-in-class)药物,而不是做那种快速模仿的药物。这条路一开始很难,但坚持下来了,现在也取得阶段性成功。 亚盛医药目前有5个新药品种已实现中美双报,即临床开发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进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临床试验项目超过40个,其中13个项目属于注册性临床研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林志吟 相关阅读![]() 欧洲和亚洲市场相对美国市场的跑赢趋势才刚刚开始? 525 03-11 20:36![]() 热门中概股普涨,世纪互联涨超10%,万国数据涨超9%,爱奇艺涨超6%,小鹏汽车、阿里巴巴涨超5%,拼多多涨近5%。 97 03-05 22:37![]() 当地时间1月7日(周二),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89%,标普500下跌1.11%;成分股方面,在CES上发布一系列新品的英伟达盘中一度创下新高但最终跌超6%,特斯拉跌超4%,台积电、博通跌超3%。 21 01-08 11:02![]()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亚马逊涨超1%;特斯拉跌逾3%,第四季度交付量低于预期。 36 01-02 22:34![]() 国内创新药企业通过反向收购实现纳斯达克上市,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认可度。 671 01-02 19:4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